疫情助攻 中國穩坐世界工廠王座

2022,08月,25日

各大國在全球貨物出口所佔比例變化

新冠疫情近年肆虐全球,各產業發生諸多變化,原先西方國家有意減少對中國產線依賴計畫因而受挫,疫情使中國在全球出口占比持續提升,且搶先卡位住新能源車、太陽能等新興領域,世界工廠地位能繼續坐穩。

在2020~2021年,率先爆發疫情的中國也最快穩住陣腳復甦,這段時間,中國工廠擁有供應鏈優勢,醫療物資、遠距辦公、居家活動需求下,西方國家對中國電腦、健身器材商品需求大增。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數據指出,在全球電子產品領域,中國出口占比從2019年38%提升至2021年的42%,同期紡織品出口占比也從32%升至34%。

綜觀全球主要經濟體貨物出口占比,UNCTAD數據顯示,中國從2019年約13%提升至2021年約15%,而包括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家占比全數下滑。值得注意的是,在2017~2018年,中國占比不升反降,疫情扭轉相關狀態。

報導指出,2022年雖然上海等中國核心城市在疫情爆發後受嚴厲的封控措施影響,但在通膨、俄烏衝突等背景下,中國出口熱潮仍在持續。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中國6月出口額(以美元計價)大增22%,而貿易量僅增5.5%。美國普查局數據指出,今年上半年美對中貿易逆差,較去年同期擴大21%至2,220億美元。

中國近年在精密工業商品上大有斬獲,壓縮德國出口占比。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在包括新能源車等預計未來規模會持續擴大的新興領域搶占先機,今年上半年中國太陽能電池出口大增113%,電動汽車也在7月創下出口29萬輛的單月新高。另一方面,美國仍在努力降低「中國製造」在世界的比重,諸多美國大品牌已要求供應商轉移至越南等地,蘋果等知名企業也持續傳出將在多地生產旗下產品。

部分專家認為,中國雖穩坐世界工廠地位,但其他面向的乏力將使其經濟出現結構性失衡。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學教授佩蒂斯(Michael Pettis)指出,中國7月貿易順差大幅擴大至1,000億美元,但這並非亮點,出口背後反映出進口與內需疲軟的失衡問題,當前政府防疫紓困主要著眼提供製造商補貼與貸款,並未成功幫助消費者、提振內需。

本訊息來自中時新聞網

相關連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