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示警 新興市場「縮減恐慌」

2021,06月,21日

美國聯準會無預警釋出提早升息的鷹派訊息,投資人如驚弓之鳥,美國道瓊指數上周五大跌533.37點;對此,中央銀行示警,若聯準會政策提早轉向致全球金融情勢急遽緊縮,恐重演2013年國際資金撤離新興市場的「縮減恐慌」,不僅將造成國際金融市場震盪,更將進一步打擊新興經濟體。

央行在最新一期理監事會議會後參考資料指出,全球疫苗接種進度不一,使各國復甦步調出現明顯分歧,尤其美國強勁的經濟表現,對比經濟仍受疫情衝擊的新興經濟體,令各界擔心國際資金撤離新興市場,造成「縮減恐慌」(taper tantrum),一旦爆發,不僅將造成國際金融市場震盪,更將進一步打擊新興經濟體。

不過,台灣、南韓則因經濟體質健全,經濟脆弱程度較其他新興經濟體來得低,抵禦大規模跨境資本移動的能力較強。

央行總裁楊金龍日前曾說,相較於負債很多的亞洲新興市場,台灣為全球第五大淨債權國,美國縮減量化寬鬆,確實可能會對國際金融市場造成影響,但台灣不至於像其他亞洲新興市場一樣(註:指爆發危機)。

根據央行國際金融參考資料,因應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美國數度實施量化寬鬆(QE)政策;至2013年5月22日,當時的聯準會主席柏南克釋出可能降低購債規模訊息後,引發市場恐慌情緒,導致該年5月至8月大量資金撤出新興市場,國際金融市場股、匯、債劇烈動盪。

World Bank曾指出,2013年5月至8月,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驟升逾130個基本點,因投資人重新調整投資組合資產配置,資金撤離新興市場,造成新興市場股、匯市劇幅震盪。

當時包括巴西、印度、印尼、南非及土耳其等脆弱五國(fragile five),因經濟成長放緩、物價持續攀高,財政赤字及經常帳逆差相對GDP比率亦多呈惡化,受資金移出的衝擊最大。影響最劇期間,不僅貨幣對美元匯率貶值幅度超過10%,各經濟體之股市亦一度大跌。

本訊息來自經濟日報

相關連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