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疫情下的數位金融發展新思維

2021,06月,02日

疫情肆虐,距離回復到以往的生活,似乎愈來愈遠,許多新型態的工作模式,不再是短期的應變措施,而要調整心態,接受它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包括遠端授課、視訊會議,都是典型的例子。相形之下,這波由疫情引爆的數位浪潮,金融業的改變,相較於其他產業落後許多,常被現實的變化推著走,缺少主動出擊的創新,如此一來,不僅難以有效對抗疫情,長遠來看,也是台灣數位金融發展的一項警訊。

到底使用紙鈔交易的影響如何?英國央行2020年底前的研究顯示,鈔票上的病毒量1小時內保持穩定,5小時內迅速下降;澳洲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則發現,病毒可於室溫下,在塑膠鈔票與紙鈔上存活28天,而我國央行說法是,病毒在紙張上可以存活5天,由於鈔票流通過程中換過好幾手,多洗手不要摸臉,才是最好的防疫。

第二件事,是金融業員工確診的統計。同樣至30日止,已向主管機關通報員工確診的金融業,共有26家、超過50位從業人員染疫,家數與人數都還在持續擴大中,而財金圈的周邊單位,包括協助中小企業辦理紓困的信保基金、正值報稅期間人潮密集的國稅局,也相繼傳出員工確診的消息。

上述兩件事情,都和數位金融的發展有關。台灣是一個相當喜歡使用紙鈔的社會,這和我們擁有全世界密度最高的ATM,提領現金相當方便有關,也因此,現鈔為交易過程最重要的媒介,當然難以擺脫它傳播病毒的風險,尤其占確診足跡近四成的傳統市場,是一個只使用紙鈔交易的市集,如按央行所言,病毒沾到紙鈔可以存活5天的話,要避免傳統市集成為感染病毒的主要來源,就得盡最大可減少紙鈔的使用。

其次,在台灣,金融機構是人與人接觸密集的產業,不論散布各城市的分行據點員工,或號稱總數高達數十萬的保險從業人員,坦言之,很多的業務之所以需要親力親為,多是為了照顧員工現有的工作樣態,及高齡社會中的年長客戶,因此可以數位化的金融業務才無法一步到位。某種程度來看,傳統市場攤商和銀行行員一樣,是推動數位金融發展時,最需要去說服的兩群人。

但當疫情導致數位化的發展,變成不得不然的趨勢時,我們認為,何妨換個角度想,是否善用這次的機會,讓數位金融向前跨出一大步。提供以下的建議,作為推動的參考:

首先,要開發出極簡便的交易載具,加速落實普惠金融。以傳統市場的商家來說,他們的交易場所,可能只是臨時租借的一個小攤位,不可能花錢建置刷卡機等支付工具,這些生活在社會基層的人們,其實也只是做個簡單生意,要鼓勵他們利用數位方式交易,設計的遊戲規則自然要盡量簡化。

處理此類的問題,透過手機完成交易應是最務實的做法,如能由聯卡中心開發一套不複雜的做法,搭配收費低廉和減稅等鼓勵措施,才有機會在傳統市場推動,讓這些「純現金」的交易場所,朝向數位發展邁開一步。

其次,仔細審視目前金融機構的交易流程,修正不合時宜的做法。如前提及,面對人數龐大的金融從業人員,推動數位金融確實必須相當審慎,既有數位業務大量取代人工之後,導致人力富餘、失業增加的顧慮,也要提防來自工會方面的反彈。因此,或可先檢討目前交易過程中不合時宜的部分,先進行調整。

舉例來說,台灣金融界相當普遍的蓋印章作法,不僅在國際上罕見,也導致處理交易時,必須有人親自跑一趟銀行,才能完成。事實上,和台灣一樣有此傳統的日本,於2020年底前宣布的數位改革措施,即把取消在文件上蓋印章列為重點之一。

與此同時,銀行也要體會數位金融是非走不可的一條路,逐步減少需要人對人接觸的業務,並透過每年的汰舊換新,把人力移往後台,做好數位化的轉型準備。

第三、央行數位貨幣的推出,必須盡快落實。目前全球對數位貨幣推行最積極的,當屬中國大陸,尤其消費端部分,主要經濟區都進行過人民幣數位現金交易的試點,最大的好處是,民眾可直接使用手機裡的數位錢包,進行交易。這是推動數位交易的基礎工程之一。

坦言之,包括我國在內,全世界央行對於存在市場上的虛擬貨幣,並不友善,也擔心這些貨幣會取代部分的交易,與其如此,不如趁此機會加速央行數位貨幣的推出,既有宣示主權的用意,也可藉此降低容易傳染病毒的紙鈔交易比重,在對抗疫情上貢獻心力。

本訊息來自中時新聞網

相關連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