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世界局勢丕變

2022,10月,03日

持續近三年的新冠肺炎,仍未完全消除,但大多數國家陸續解除管制。我國步調雖較為保守,但無論何時大幅鬆綁,台灣未來必須面對世界經貿新情勢,對政府及企業挑戰不小。

在新冠肺炎之前,美中已經展開貿易戰,但疫情使得美中對抗更加白熱化;俄烏戰爭之後各國對俄羅斯的制裁,使得中俄同盟更為緊密。未來將形成美國聯合西方盟邦與中俄長期對抗,全球將進入冷戰2.0的時代。

與上世紀冷戰相比,除了俄中角色已經易位,中國成為共產主義龍頭外;最大差別是先前冷戰是自由民主與共產霸權的對抗,爭的是意識形態;雙方不但經濟實力差距很大,經貿也幾乎毫無互動。目前冷戰則是以經濟為主軸的對抗,爭的是技術主導。特別是中國經濟快速崛起,並在先進領域帶來美國沉重的壓力。美國雖急欲擺脫中國追趕,但由於雙方在經貿上有高度依賴性,難以完全脫鉤,情況較以往冷戰更為錯綜複雜。

新冷戰爭的是技術主導權,取得全球產業標準的制定是勝出的先決條件。美國已在半導體關鍵技術、5G和行動通信設備,排除中國參與標準制定。而中國則在美國圍堵下,也在建構自身標準,形成「一個世界,兩套標準」的趨勢。

企業為兼顧美中兩大市場,就必須做到從上游研發設計,甚至到下游的物流銷售及服務,都要有兩套營運模式。美國為了將中國排除,目前倡議「友善外包」,即是結合可信賴的國家及企業夥伴,建構安全及具有韌性的供應鏈。

中國也以自主創新來提升技術,並利用市場規模優勢建構本身供應鏈以相抗衡。未來可預見愈是先進領域以及高端技術的產品,美國對於排中要求會更高,切割分流就會更徹底。在經濟安全考量遠高於成本及效率下,不但推升企業營運成本,也使全球供應鏈發生質變。

美國排中要求不僅侷限在供應鏈部分,甚至延伸到企業股權結構,以及員工身分;只要其中牽涉到任何中國因素,在美國國家安至上的思維,以及無限上綱認定下,就有可能被納入制裁範圍,更應該要小心因應。

美國棍子與胡蘿蔔並行,除了擴大懲罰的規定外,也提供防中色彩十足的誘因。例如補貼國內企業汰換中國電信設備;另外在美國晶片法中補貼在美國投資的企業,但卻附加十年內不可赴大陸投資的特殊規定。

美國去中化也將顛覆傳統原產地認定方式。以往只需符合產品價值成分比例,或是滿足重要關鍵製程,就可取得原產地條件,但目前美國措施卻破壞原產地規定的完整性。例如2018年川普政府以國家安全理由,對全球進口鋼鐵產品課徵額外關稅,台灣一直爭取豁免;但美國卻以台灣輸美鋼鐵產品使用中國鋼鐵原材料,主觀認定「含中成分」過高,而不豁免對台灣的額外關稅。

除了美中之間涇渭分明外,未來也必須因應多邊經貿體系,特別是世界貿易組織(WTO)重要性降低。美國雖然指責中國大陸加入WTO,只享權利而未盡義務,許多措施違反WTO規範;但美國制裁中國大陸的多項措施也是抵觸WTO。WTO無法約束,也無力制定共通的國際規範,功能更加式微。

另外在美中兩大系統之外,各國也會建構本身的規則,全球將走入「規範零碎化」。以目前節能減碳政策為例,雖然全球普遍接受2050年完成淨零排放的目標,但是對於達成路徑仍欠缺共識,各國又紛紛制定各式規定,不同遊戲規則之下增加適應的困難度。

在世界環境劇變,以及全球治理系統崩解下,無論是政府或是企業,必須掌握即時動態,並有效進行調整,才能取得先機。

本訊息來自經濟日報

相關連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