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史上最長19黑 1月工業、製造業生產指數轉正

2024,03月,01日

受惠AI、高速運算與雲端資料服務需求挹注,和農曆年前備貨效應,加上去年1月為春節低基期因素下,經濟部統計處今(29日)公布1月工業生產指數91.83、年增15.98%,製造業生產指數91.68、年增16.63%,雙雙終結史上最長連19黑,轉為正成長。經濟部也認為,國內景氣逐季好轉態勢明確,惟須留意中國景氣變數。

統計處表示,電子零組件、基本金屬、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與化學材料及肥料業、機械設備、汽車及其零件業等主要產業的年增率,均為正成長。

統計處指出,電子零組件業年增10.73%,主因12吋晶圓代工受惠AI與高速運算等應用拓展而增產,結束長達16個月的負成長。另外,電腦電子產品、光學製品業指數連7紅,也創歷年同月新高,因受惠AI應用及雲端資料服務需求暢旺,加上手機鏡頭訂單成長,年增35.3%。

至於傳統產業中,機械設備業年增19.41%,也結束連20黑,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表示,觀察轉正較大的原因是季節性因素,雖持續好轉的方向正確,但不確定因素還是很大。他解釋,全球經濟成長只是稍微好轉,因此廠商對投資展望都比較保守謹慎,因而影響機械設備投資,機械設備實際好轉仍需要時間觀察。

黃偉傑也強調,1月工業生產、製造業生產指數表現「都超乎預期」,主要原因就是AI伺服器需求強勁,此外,春節前批發業的備貨效應也增強。

他表示,只要沒有新的黑天鵝、灰犀牛,第1季的製造業生產指數終止衰退,轉為正成長的機率很高。目前國內景氣穩健,主要看國外景氣,美國景氣不錯,中國雖有祭出振興經濟政策,但仍需要時間觀察,「比較擔心中國因素」。

根據統計處預估,2月製造業生產指數約73.91到77.91,年減6.3%至1.3%;若扣除春節因素,1-2月製造業生產指數82.8到84.8,年增5.1%到7.7%。

本訊息來自自由時報電子報

相關連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