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官員:兩個意外 釀成通膨危機

2022,07月,25日
國內外通膨拉警報,美國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9.1%,創下40年來新高,對於通膨情勢如此嚴峻,財經官員分析,主要是兩個意外釀成,一是俄烏戰爭,二是美國供應鏈瓶頸問題遲遲無法解決。不過第3季國內疫情趨緩、民間消費恢復動能,市場預期,央行第3季仍將持續調升利率。

財經官員表示,歷史經驗顯示,通膨高漲通常都源自於供給面因素,特別是油價,但近年爆發的通膨危機,則是供給面、需求面都有,央行調升利率是為了抑制通膨預期,對供給面因素使不上力。

以美國而言,新冠肺炎疫情解封後,市場湧現強烈需求,此時又無預警爆發俄烏戰爭,導致石油價格暴漲,美國供應鏈瓶頸又遲遲無法解決,全世界央行不斷在修正對通膨的看法,一般而言,今年下半年隨著國際油價回落,通膨有機會趨緩。

「美國供應鏈瓶頸問題比預期的嚴重很多,港口還有工人罷工、缺工問題,美國基礎建設不足,讓塞港問題沒辦法很快解決,導致通膨問題更加嚴峻」,財經官員說。

不過在全球央行掀起升息競賽的同時,我國央行升息幅度相較緩和,總經學者分析,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台灣通膨雖居高不下,但與美國相比幅度相對有限,第二,台灣貨幣政策架構是「數量型」而非美國的「價格型」,第三,面對輸入型通膨,新台幣匯率維持在「2」字頭、較主要亞幣相對強勢,成減緩通膨的利器。

一名總經學者表示,相較於美國屬於「價格型」貨幣政策,台灣貨幣政策是以控制貨幣政策數量為基調的「數量型」,實話說調升重貼現率的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很少人會真正動用重貼現率去融資。

本訊息來自聯合新聞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