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荷蘭病 工總提製造業3建言
工總昨日針對製造業發布最新建言,強調台灣產業應均衡發展,避免衍生「荷蘭病」或「香蕉共和國」弊端,就不應放任傳統製造業在全球比較利益之下,逐漸犧牲或退出,甚至轉移到其他國家。
工總提出3大建言,包含各項傳統製造業政府應該成立專案小組,分業掌握供應鏈的上中下游,包含原料、生產、技術研發銷售,以及技術提升、設備與數位化轉型、節能減排等項目,提供資源協助並訂立計畫與指標,定期公告檢核進度與結果;同時也要注意穩定上游原料供應和降低採購成本,並協助傳統產業爭取國際貿易合作商機。在培育人才上,建議提升大專院校軟硬體設施,依需求新設或汰換設備,使學程及研發與時俱進,效仿半導體的產學合作創新模式鼓勵產學合作。
另外,建議《產創條例》10之1於2024年到期後,可延長到2029年,與《產創條例》10之2時間一致,讓無法適用10之2的中小企業仍可適用投資抵減,並且提高折抵稅率。
《產創條例》10之1主要鼓勵企業投資智慧機械、5G,給予租稅優惠,中小企業受惠程度已落後於大企業。且10之2針對具國際供應鏈地位的公司,中小企業更難享受到租稅優惠的好處。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表示,過去產業政策就存在嚴重的「偏心」問題,像是扁政府的「兩兆雙星」政策,就是典型失敗策略,他也反對所謂產業「國家隊」,顯示政府資源集中在某些產業之上。吳大任認為,政府唯一該做的是在全球景氣低迷之際,減少企業成本增加,像是漲電費、基本工資等,維持企業營運成本穩定,不要成了「拖後腿」的角色即可。
工總日前拜會行政院時也提了6大建言,包含政府應推動兩岸交流、強化大陸台商政策;吸引台商及外資在台成立營運總部或區域中心;強化人力供給解決缺工問題;強化電力供應穩定性,調整離岸風電國產化政策;放寬輪船運輸限制,台灣乙烯能穩定供應;以及解決加氫站設立的法規問題。
本訊息來自中時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