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CBAM試行 曾文生:台廠申報家數全球第5

2024,03月,19日

歐盟CBAM去年底試行,經濟部次長曾文生表示,台灣申報家數在全球名列前5名,顯示國內企業對碳定價非常敏感。此外,為使企業有效揭露碳排資料,政府也建構公版的填報模式,協助供應鏈廠商蒐集碳排,與國際標準接軌。

ESG永續台灣第4屆國際高峰會今天舉行,曾文生以「持續淨零:協助產業持續淨零發展引擎」為題專題演講。他指出,對台灣產業來說,最具國際化的考試就是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鋼鐵、扣件及鋁製品產業將受影響。

經濟部數據顯示,出口至歐盟企業有2015家,其中製造業有808家、占4成,非製造業有1207家、占6成。

歐盟CBAM去年底啟動過渡期,廠商須申報進口產品的碳含量。曾文生表示,台灣CBAM申報家數在全球名列前5名,與中國、美國及英國相比,台灣產業規模和出口至歐盟的家數和品項並不多,顯示台灣以對外貿易導向,國內企業對碳定價非常敏感。

為協助企業更有效揭露碳排資料,曾文生指出,企業向供應鏈廠商蒐集碳排資料,或是供應鏈廠商面對不同企業要求,面臨規格參差挑戰,因此也協助建立公版的填報模式,不斷與國際校正、接軌,讓企業更有效填報資料,也有助於政策制定。

曾文生表示,經濟部也推動紡織、石化和電子產業「以大帶小」,將中心廠的減碳經驗擴散至供應鏈,包含製程能源使用優化、溫室氣體排放減量等。

他指出,台灣全年碳排約2.7億噸,其中將近一半的碳排來自電力;若企業能少用1度電,平均碳排就會下降,提高能源效率非常重要,包含廠商設備能效提升、產業與民生使用行為的調整與改變。

綠能發展方面,曾文生表示,政府極大化滿足綠電需求,包含推動綠電信保機制(CPPA),並協助綠電匹配、彈性分配等。

本訊息來自聯合新聞網

相關連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