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低稅負制 影響154台企

2021,07月,06日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近期通過全球最低稅負15%的共識,最快2023年上路,根據財政部統計,目前跨國企業母公司在台灣的企業,共有154家已達適用全球最低稅負的營收門檻;同時,針對母公司設於海外的台商,也有可能納入課稅,影響範圍必然更大。

安侯建業稅務會計師林棠妮指出,就在20國集團(G20)財長本周召開會議的前夕,OECD當中約莫130個國家和地區,於7月1日已率先達成協議,同意實施全球最低企業稅率為15%,全球反避稅行動,將進入白熱化的階段。

林棠妮表示,許多企業在東南亞地區投資,名目稅率雖然較高,卻因為享受租稅優惠等因素,讓實質稅率低於15%,就可能受到全球最低稅負追稅。

哪些台商集團可能入列呢,林棠妮指出,全球最低稅負的適用對象,與現行國別報告申報門檻相同,也就是集團合併年營收達7.5億歐元(新台幣270億元)的跨國企業,根據這個標準,包括「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以及「電子五哥」鴻海、廣達、英業達、仁寶、緯創,都很可能被框入。

財政部賦稅署表示,跨國企業母公司在台灣,且全球營收達到上述標準的企業,須申報國別報告,以最新申報2019年度來看,我國共有154家營收達標;我國跟進國際立法後,未來上述台商集團的實質稅率未達標準者,我國將會有權把課稅權拉回台灣。

有關後續期程,勤業眾信會計師廖哲莉表示,所謂的全球最低稅負制,與台灣最低稅負制不同,主要是防止跨國企業利用國家間稅率不同,將利潤分配至稅率低的國家,新制可視為各國政府反避稅的「終極武器」。

廖哲莉表示,G20和OECD陸續於本周進行最低稅負制提案討論,預計今年10月完成執行計畫、2022年完成技術工作,並自2023年起實施。

本訊息來自聯合新聞網

相關連結

 

 

 

營收台商財政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