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重擊 陸紡織業訂單東南飛

2022,06月,06日

大陸應對新冠疫情採取動態清零政策,在物流限制下不少產業受巨大衝擊,勞力密集的傳產代表紡織業更是首當其衝,大規模訂單往東南亞流失,訂單量銳減5成至7成。

疫情下許多大陸紡織業者紛紛叫苦,第一財經引述廣西業者說法稱,疫情爆發以來,公司出口規模較疫情前銳減7成,2022年物流不通又使成本高漲。中國證券報則引述江西紡織業者說法,4月時與美國客戶洽談多輪,但客戶最終考量價格提升以及交貨周期不穩定,最終將訂單轉往印度,2022年來公司訂單量已下滑50%。

有業者坦言,過往客戶都是在4、5月集中下訂單,業者會在7至9月迎來出貨旺季,但目前多數公司4月以來的新訂單很少,「下半年的旺季如今是旺不起來了」。

中紡聯產業經濟研究院報告指出,受需求不足影響,首季行業新訂單指數快速滑落。據測算,2022年首季大陸紡織行業新訂單指數為37.8,較2021年第四季指數大幅下降29.0點。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現階段大陸供應鏈受到局部地區疫情的階段性擾動,加上東協積極推進復工復產,以越南為代表的東南亞國家開始在服裝、家具等領域對大陸出口形成一定的替代。

報導指出,這是大陸紡織業當前普遍面臨的困難,國外客戶開始將訂單轉向印度、越南等已經復工復產的國家,加上東南亞多地人力成本相對較低,產業配套能力日漸增強,例如越南近年積極發展絲綢原材料加工業,導致「訂單東南飛」的情況越來越嚴重。

大陸業者表示,越南2022年來防疫政策相對寬鬆,許多企業的生產經營已基本恢復正常,出口訂單明顯增長。越南紡織服裝協會此前曾透露,今年前4個月越南紡織服裝出口額已達近110億美元,年增近21%。

此外,大陸紡織業者還遇到另一個問題,就是原材料價格波動大。疫情發生以來繭絲價格開始劇烈波動,雖然2022年已較疫情剛爆發的2020年有所好轉,但價格自年初每噸人民幣(下同)45萬元下降至不足40萬元。此外,業者也還要應付匯率波動等問題。

為因應上述狀況,許多陸企開始將生產線加速移到越南等東南亞國家,開始雙製造基地的布局,充分利用東南亞現在的人力成本強項,以及大陸相對完整產業鏈來進行整合,希望化危機為轉機,互補大陸與東南亞的強項實現雙贏。

本訊息來自工商時報

相關連結

相關文章